“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本报记者 李 强
在展会现场,观众体验如何用传统技艺加工石材。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铁匠将烧红的铁锭捶打成铁艺装饰;泥瓦匠用瓦刀和灰泥“修复”古老的建筑墙体;石匠对着一块大理石左右敲琢,一根罗马柱头已近完成;木匠脚踩皮带轮带动磨具,将一块方木打磨成国际象棋的棋子……这是记者不久前在德国莱比锡会展中心举办的莱比锡文物保护修复和改造博览会上看到的景象。
展会上,除了工匠展示技艺,还包括文物修复设备、建筑原材料、工具模具、考古探测仪器等展品。参观者有机会学习古迹保护、修复和旧建筑改造技艺,体验文物修复工艺,还能在这一行业中寻找商机。
在一个名为“风格屋顶”的展位前,参观者手持特制的尖头锤,将一块块黑色的页岩片敲成各种造型。另一边,身着传统服饰的专业工匠,熟练地将同样的页岩片敲击成尺寸一致的圆形瓦片,镶嵌在屋顶模型上。
“风格屋顶”工作室是一个由德国屋顶工匠成立的组织,传承着数百年前的手工技艺。时至今日,页岩石板瓦依然是德国建筑的主要建材。“风格屋顶”工作室不仅承揽了许多文物建筑的修缮工作,还承接民间住宅改造,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
“‘热爱手工艺’是我们的座右铭。”“风格屋顶”工作室负责人米尔科·菲舍尔介绍,他和他的屋顶工匠团队在工作之余,运营着数万粉丝关注的社交媒体账号,用视频和图片记录“风格屋顶”工匠们日常工作的场景。城堡、市政厅、当地传统民居的屋顶上,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工匠们特别自豪并热衷于展示自己的手艺:一块页岩片,一把尖头锤,不到一分钟就能敲出一个规整对称的心形图案。
在展会现场,记者不时看到成群结队前来观摩学习的学生。他们大都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学专业涉及文物修复、建筑、园林、木工、瓦工等。安妮·克莱恩鲍尔是一名职业学校学生,她对记者说:“在这里,我可以了解一些实用的操作流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工匠交流并建立联系,这也为我未来就业提供了机会,非常有帮助。”
“修复者在保护建筑遗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修复历史建筑时,他们的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莱比锡展览公司相关负责人费利克斯·维索茨基表示,“整个文物修复行业迫切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让民间文物修复技艺传承延续。”
(本报德国莱比锡电)
文化观察:浙皖闽赣掀省际文化交流热潮******
(新春走基层)文化观察:浙皖闽赣掀省际文化交流热潮
中新网衢州1月18日电 (记者 张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省际密切交流逐渐频繁。1月中旬,浙江省衢州市举办了一场跨越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四省的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掀起了一场全方位的省际文化交流热潮。
“近年来,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成为文化热点,而两宋之交的衢州画家江参也创作了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同样是传世佳作,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衢州市文联副主席戴郑娇表示,上承传统、下接时代,这让衢州有了创作《新千里江山图》的策划和构想,一方面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态文明发展的科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衢州、黄山两地书画交流,共同将两地的壮丽山水、繁华富庶的社会民情创作成书画长卷,讴歌新时代。
日前,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会上,衢州、黄山两地书画家共同探讨联合创作《新千里江山图》的可行性方案和具体思路。
“衢黄两地探讨联合创作《新千里江山图》是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交流形式。”黄山市书画家胡慧表示,创作《新千里江山图》要在选材上注重突出衢州、黄山本地特色;在呈现方式上,可采用分主题拼接,也可以是长卷。“新安江是钱塘江北源,衢江是钱塘江南源;我们有黄山,衢州有三衢山、江郎山,两地山水相连,文脉相通,天然具有合作《新千里江山图》基础和优势。”
据悉,《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是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的第一站。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上饶市,福建省南平市,相关活动接连举行。
“景德镇一直非常注重追求非遗与文旅的广泛融合,深度融合,‘活态’融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行的衢州——景德镇“儒学文化礼遇陶瓷艺术”沙龙交流、签约活动期间,景德镇市陶瓷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周荣林说。
浙江衢州。 许军 摄活动期间,两地代表围绕陶瓷产业发展和合作深入交流。两地还签署陶瓷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为衢州南孔文化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合作奠定基石。
“中国古典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美学思想,对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大国工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爱勤表示,衢州是南孔圣地,有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和历史人文资源,将这些与陶瓷设计结合起来,将有着非常广阔的艺术空间可以开拓。
此外,在江西上饶,由衢州市委宣传部、上饶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乡村振兴、衢饶共享“百名作家进百村”大型主题采风活动吸引来自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江西省上饶市、福建省南平市四地作协的100位作家、诗人,走进上饶的100个村现场采风,希望共同展示乡村蝶变面貌,讴歌时代精神。
在福建南平,衢州南孔文化则与南平朱子文化深入“对话”。据悉,南平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衢州是南孔圣地。两地都在传承和弘扬儒学文化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月14日,南孔爷爷、朱子爷爷文化IP联名表情包正式上线,南孔文化、朱子文化学术交流会等活动轮番登场,为两地市民献上了一场南孔文化对话朱子文化的人文盛宴。
“在这些可爱的表情包里,南孔爷爷、朱子爷爷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幽默诙谐、勤劳阳光、开心生活的普通人,这无形中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市民的距离。”南孔爷爷IP创始人徐明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衢州、南平地缘相接,文脉相连,推动南孔文化、朱子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还有着非常大的合作空间。”南平市朱子文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育进说。
衢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四省边际各地市走访交流,积极探索衢黄南饶四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是为了推动打造四省边际文化文明桥头堡,做强自身,服务周边。(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